◎ 陈青延
青年时代走出乡村,栖息县城,至今,我已有三十余年没有经历过老家农村的生活了。老家面貌和生活的变化,成了我移居县城后每时每刻的牵挂!
我的老家位于洞庭湖畔的一片湖洲子上。那里河道纵横,湖塘密布,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水稻种植与鱼虾养殖的天然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政策不活,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科学技术落后,农民一年到头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稻谷加稻草,且稻谷的产量不高。遇上每年粮食青黄不接的时节,乡亲们都要成群结队,过河渡水,到一些地方去挖湖藕充饥。可以说,那时节,我家乡因实行单一的水稻种植模式,许多湖塘无人经营,变成了荒塘废水,本该鱼虾和稻米飘香的地方,却只有淡淡的稻香弥漫。整个老家居住的乡村,贫穷落后,经济拮据,缺衣少食,农人们清一色地蜗居在芦苇夹壁与稻草盖顶的茅草屋内……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2015年元月,驻村帮扶工作队进入我老家的村子,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他们动员和指导村支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以及全村的党员,在搞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稻虾共生产业,助力千家万户脱贫致富。
俗话说:公路通,百业兴。驻村帮扶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干部清醒地意识到,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在村里发展稻虾共生产业,使之做大做强,就得先搞好村里的路网建设,使村里生产的稻虾产品,走出交通闭塞的乡村,香飘万里。
在实施修路计划期间,驻村扶贫干部与村支两委干部一道,不但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修路资金,还想方设法与在外发展的老乡取得联系,号召他们富了不忘众乡亲,为家乡修建村级公路捐款出力。除此之外,驻村帮扶干部还与村支两委干部自觉带头,为村里的公路建设献计献策,捐款捐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村民,自发地掀起了一股为修建公路作贡献的热潮。不到两年时间,全村已修建路面宽为4.5米的水泥公路25公里,为村里农产品的调运提供了便捷的路网保障。
当然,在我老家的村子,要想大规模发展稻虾共生产业,有了路网保障是基础,但最为关键的是还得科学技术作指导。基于这一点,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在注重村级公路建设的同时,还把科学技术的指导列入了发展稻虾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驻村工作队进驻村子工作不久,他们不但争取了上级文化广电部门的重视,给村里开通了农村广播喇叭,每天早、中、晚三次,为村民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和稻虾共养技术外,还每年定期从县城相关部门请来农技师,给村里的虾农,举办稻虾共生技术讲座。农技师们除了讲授从水稻与小龙虾和谐共生时机的把握,水稻刚插时要投放虾苗,稻根下杂草和虫卵用虾来“消灭”,到喂小龙虾投放菜籽饼和黄豆饼等技术外,在每年举办的稻虾共养讲座中,他们还给村里新发展稻虾产业的虾农,讲授如何防止死虾现象的知识。
与此同时,农技师们还在稻虾共养技术讲座上,大讲“稻虾共作”模式的好处:小龙虾吃水稻中的虫子、杂草,免打农药,是一种绿色种植方式;小龙虾的粪便还可以肥水、肥田,是水稻生长最好的一种天然肥料。每年的稻虾共生讲座里,农技师们除了进行技术指导外,还大讲特讲了稻虾共作的良好发展前景,极大激发了全村农户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热情。
全村一万八千亩田地,在村里党员与干部的带领下,已开挖稻虾产业基地一万五千多亩。我小弟一家就在自家承包的责任田和租赁的土地里,发展稻虾产业60多亩。每年,平均每亩稻虾按3000元纯收入计算,小弟一家就能获得纯收入18万元。
强村富民稻虾香。据不完全统计,到二O二O年底,我老家的村庄,已涌现出稻虾共养专业合作社10余家,全村98户贫困户中,除12户因病因残无劳动力,政府兜底保障脱贫外,其他的贫困户都已通过稻虾种养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稻虾香处是我家,今非昔比奏新章。如今,我走亲访友,回到老家的村庄,漫步在稻虾深处的田塍上,思考着家乡的未来:老家的村庄,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中,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与美好,稻虾的香气,一定会飘到五湖四海……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