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家有疫线志愿者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2-11-26 | 编辑:唐怡 | 阅读:11663

  ◎ 周成芳

  清晨,我尚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惊醒。还没回过神来,耳畔已传来先生的声音:“喂,什么?好!我一会就去。”他的声音由低沉变得铿锵有力。

  挂断电话,先生迅速起床,急匆匆地准备出门。

  啥事啊?这大清早地往外赶。我很是不解。

  “快打开手机看新闻,今天疫情不乐观。为集中抗疫,城区各街道已实行管控,全员做核酸。单位职工就地转为志愿者,办公室通知我7点钟去社区报到。”先生喝了一口水就拿起外套准备出门,“我得早点去,接受新任务。”

  许是首次“触电”志愿服务,先生像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

  没多久,先生就给我发来私信,新的岗位是在我们小区门口参与管控值守。

  你?能行吗?我在心里打了两个问号。

  先生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称得上是资深媒体人,照理说我不该怀疑他的工作能力。但他性格太直,爱较真,经常会为月季到底是红色好看还是黄色好看之类的芝麻小事和别人理论半天。当志愿者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从事繁琐的服务工作,最考验的就是人的耐性。就他那性子能胜任?

  小区第一天管控,业主微信群里都吵着要外出采购。我手机恰好收到快递信息,也想去门外菜鸟驿站领取,便在微信上向先生打听行情,却半天不见回复。

  我决定下楼亲自打探,老远就认出了戴红袖章,穿蓝色防护服的先生,他正在门岗处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帮外面送货的人员提菜,一会仔细查看进入小区人员的核酸记录和健康码。不一会见有个老大爷冲着他吼叫,说是有急事外出,先生却和颜悦色地向他作解释。

  我趁先生一个人在门口值守时,轻手轻脚地准备出门,却被他不客气地拦下。他装着不认识我的样子,严肃地说有规定不准外出,还提醒我按时做核酸采样。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走了好远还听见他在大声提醒:“请正确佩戴口罩。”

  先生在门口值守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家。虽看上去疲惫不堪,却藏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当志愿者的第一条朋友圈:“静下来之后,我也不闲着,就地参加抗疫,为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而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先生似乎很珍惜这疫线志愿者的工作,他每天早出晚归,有时早上5点就起床和其他人换岗。回家后随时关注志愿者微信群,生怕错过小组组长分配的新任务。他每天第一时间在业主微信群里分享本地新闻媒体的信息,反复提醒居民不信谣不传谣,做好防护工作。每天还会准时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下楼做核酸采样。

  业主群时有居民情绪不稳定,有的甚至出言不逊,先生一一耐心去劝解、去安抚、去解释,令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发来重庆市文艺家微信公众号的链接,里面有一篇报道了全市各区县文艺家在疫线的场景。朋友特意在其中一张照片上画了个圈。我定睛一看,正是先生在小区当志愿者的照片。旁边备注:“市视协会员、开州区电视电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沈泽峰在文峰街道参与疫情管控值守、核酸采集、小区生活物质保供转运等工作。”那一刻,我真为他感到骄傲。

  一晃先生做疫线志愿者已10多天了,这个平素在家里连碗都难得洗的男人,每天在新的岗位上乐此不疲地当守门员、搬运工、清洁工。接受了“风里来”“雨里去”等环境下的工作,经受了“人声鼎沸”和“流言蜚语”的“狂轰滥炸”。他还利用工作间隙拍视频,参加重庆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发起的“艺”起战疫,共克时艰视频征稿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服务抗疫大局,与社区居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携手构筑起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作者系重庆市开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终评结果公示
2024-07-16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关于评选表彰建议推荐对象公示的公告
2023-12-07
重庆市“最美法学法律工作者”人选公示
2023-11-14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关于开展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3-09-21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终评结果公示
2024-07-16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关于评选表彰建议推荐对象公示的公告
2023-12-07
重庆市“最美法学法律工作者”人选公示
2023-11-14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关于开展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3-09-21
法学文苑
家有疫线志愿者
2022-11-26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唐怡 阅读量: 11663

  ◎ 周成芳

  清晨,我尚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惊醒。还没回过神来,耳畔已传来先生的声音:“喂,什么?好!我一会就去。”他的声音由低沉变得铿锵有力。

  挂断电话,先生迅速起床,急匆匆地准备出门。

  啥事啊?这大清早地往外赶。我很是不解。

  “快打开手机看新闻,今天疫情不乐观。为集中抗疫,城区各街道已实行管控,全员做核酸。单位职工就地转为志愿者,办公室通知我7点钟去社区报到。”先生喝了一口水就拿起外套准备出门,“我得早点去,接受新任务。”

  许是首次“触电”志愿服务,先生像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

  没多久,先生就给我发来私信,新的岗位是在我们小区门口参与管控值守。

  你?能行吗?我在心里打了两个问号。

  先生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称得上是资深媒体人,照理说我不该怀疑他的工作能力。但他性格太直,爱较真,经常会为月季到底是红色好看还是黄色好看之类的芝麻小事和别人理论半天。当志愿者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从事繁琐的服务工作,最考验的就是人的耐性。就他那性子能胜任?

  小区第一天管控,业主微信群里都吵着要外出采购。我手机恰好收到快递信息,也想去门外菜鸟驿站领取,便在微信上向先生打听行情,却半天不见回复。

  我决定下楼亲自打探,老远就认出了戴红袖章,穿蓝色防护服的先生,他正在门岗处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帮外面送货的人员提菜,一会仔细查看进入小区人员的核酸记录和健康码。不一会见有个老大爷冲着他吼叫,说是有急事外出,先生却和颜悦色地向他作解释。

  我趁先生一个人在门口值守时,轻手轻脚地准备出门,却被他不客气地拦下。他装着不认识我的样子,严肃地说有规定不准外出,还提醒我按时做核酸采样。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走了好远还听见他在大声提醒:“请正确佩戴口罩。”

  先生在门口值守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家。虽看上去疲惫不堪,却藏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当志愿者的第一条朋友圈:“静下来之后,我也不闲着,就地参加抗疫,为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而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先生似乎很珍惜这疫线志愿者的工作,他每天早出晚归,有时早上5点就起床和其他人换岗。回家后随时关注志愿者微信群,生怕错过小组组长分配的新任务。他每天第一时间在业主微信群里分享本地新闻媒体的信息,反复提醒居民不信谣不传谣,做好防护工作。每天还会准时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下楼做核酸采样。

  业主群时有居民情绪不稳定,有的甚至出言不逊,先生一一耐心去劝解、去安抚、去解释,令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发来重庆市文艺家微信公众号的链接,里面有一篇报道了全市各区县文艺家在疫线的场景。朋友特意在其中一张照片上画了个圈。我定睛一看,正是先生在小区当志愿者的照片。旁边备注:“市视协会员、开州区电视电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沈泽峰在文峰街道参与疫情管控值守、核酸采集、小区生活物质保供转运等工作。”那一刻,我真为他感到骄傲。

  一晃先生做疫线志愿者已10多天了,这个平素在家里连碗都难得洗的男人,每天在新的岗位上乐此不疲地当守门员、搬运工、清洁工。接受了“风里来”“雨里去”等环境下的工作,经受了“人声鼎沸”和“流言蜚语”的“狂轰滥炸”。他还利用工作间隙拍视频,参加重庆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发起的“艺”起战疫,共克时艰视频征稿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服务抗疫大局,与社区居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携手构筑起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作者系重庆市开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