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通麦三桥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3-03-19 | 编辑:唐怡 | 阅读:3383

  ◎ 兰卓

  由波密一路西行,垂直高度下降1000多米,河流纵横、森林密布,便要经过川藏线上的“死亡路段”——通麦。

  骤雨初歇,云蒸雾绕,绿野葳蕤。

  醒目的“通麦特大桥”映入眼帘,实话说,对于在桥都重庆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来说,雄伟的跨江大桥见得多了,对这座主跨只有200多米、高60来米、宽10余米的大桥,觉得“稀松平阳”,对其“特大”之处并无明显的第一印象——直到有人说,这里有三座桥,而且每座桥都有故事,有人为修桥献出了生命。

  想必,这是大家下车小憩、打卡的原因。

  大桥处于两条江的交汇处,南北流向的为易贡藏布,河流起源于那曲嘉黎县;东西流向的为帕隆藏布,河流起源于昌都境内的然乌湖。国道318线,因为有了这座桥,昔日的“通麦天险”才变为通途。

  与它并列横跨的还有两座“老桥”,在亮眼的通麦特大桥下面,它们显得老旧低矮,很不起眼,但它们完好的原貌,印刻着时代精进的烙印。在同一个地点,相距一两百米,三座不同年代的大桥横亘江面,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极其生动而立体的缩影,更是共和国国力日渐蓬勃、强劲的印证。

  第一座通麦大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解放军在一边进军一边筑路的背景下修建的。2000年4月,波密县易贡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造成易贡湖水溃坝暴泄,通麦大桥被冲毁。而与它并肩而立的通麦悬索大桥,是为尽快打通国道318线运输线而建,于2001年1月1日通车。这座悬索桥设计使用年限仅为8年。2005年,因车辆增多,大桥承载能力有限,改为单面单车通行。此后,悬索桥也几次经历了垮塌与钢架结构错位。如今看到的悬索桥,是2013年垮塌后修复的模样,其桥板由最早的木板改铺成钢板。2015年12月,通麦特大桥通车后,那两座“老桥”已完成使命,不再通行机动车辆。

  通麦特大桥这样的体量,搁在两江交汇处的重庆城,是一座很不起眼的桥,冠以“特大”当之无愧,是因为这里土质疏松、遍布雪山河流,路基松软,道路难行,加上泥石流、洪水灾害频发,该路段极易塌方,成为整个川藏线上最惊险的一段,被人们称为“通麦天险”,而通麦特大桥是这段“天险”上的“咽喉工程”。

  听着湍急的江水拍打着巨石,看着一辆辆车从容地驶过大桥,我顿时对一代代建设者肃然起敬。

  驶过大桥,汽车先后穿行于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路不宽,错车时,大大小小的汽车从耳旁呼啸而过,叫人心惊肉跳。“这条路是不宽,但已经让人很幸福了!”一个朋友说,隧道修通以前,经过这十多公里路程至少要3小时,如今只需十几分钟。

  飞石崖、小老虎嘴……两个隧道名,可谓形神备至,临江一侧是护栏,另一侧是高山悬崖,通麦老路已杂草丛生,路面狭窄且崎岖不平,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一道回头弯,一侧是陡峭的山体,另一侧是波涛汹涌的江面。过去,一旦有车辆不慎掉下悬崖,很可能就会被卷入滚滚江水,那里有太多的生死别离,那条十多公里的路段泥石流、塌方不断,道路经常中断,少则几天,多则半个月,通麦一线因此有“死亡路段”“通麦坟场”之称。从昔日的3个多小时,到如今只需十几分钟车程,如今这条路简直是“高速路”。

  汽车出小老虎嘴隧道,刚刚拐了一个弯,就见前面排起了长龙。原来,前面塌方了。一位骑摩托自驾游的老兄说,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在川藏线上是“家常便饭”。不过,今天大家的运气比较好,这只是一个很小规模的塌方。

  果然,半个多小时后,路通了。再次车览沿途的风景,看到刚才奋力排障的几个修路人,正坐在地上一边喝水一边擦汗,顿时,舟车劳顿的疲惫全无——有人是来看风景的,而有人在风雨无阻地护航着交通线、生命线。

  通麦地处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降水丰富、土质疏松,修路尤为艰难,护路也不容易。据介绍,数十年来,数十个建设者、路桥的维护者长眠于此。正是他们“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才让天险变为了通途!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终评结果公示
2024-07-16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关于评选表彰建议推荐对象公示的公告
2023-12-07
重庆市“最美法学法律工作者”人选公示
2023-11-14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关于开展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3-09-21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终评结果公示
2024-07-16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关于评选表彰建议推荐对象公示的公告
2023-12-07
重庆市“最美法学法律工作者”人选公示
2023-11-14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关于开展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3-09-21
法学文苑
通麦三桥
2023-03-19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唐怡 阅读量: 3383

  ◎ 兰卓

  由波密一路西行,垂直高度下降1000多米,河流纵横、森林密布,便要经过川藏线上的“死亡路段”——通麦。

  骤雨初歇,云蒸雾绕,绿野葳蕤。

  醒目的“通麦特大桥”映入眼帘,实话说,对于在桥都重庆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来说,雄伟的跨江大桥见得多了,对这座主跨只有200多米、高60来米、宽10余米的大桥,觉得“稀松平阳”,对其“特大”之处并无明显的第一印象——直到有人说,这里有三座桥,而且每座桥都有故事,有人为修桥献出了生命。

  想必,这是大家下车小憩、打卡的原因。

  大桥处于两条江的交汇处,南北流向的为易贡藏布,河流起源于那曲嘉黎县;东西流向的为帕隆藏布,河流起源于昌都境内的然乌湖。国道318线,因为有了这座桥,昔日的“通麦天险”才变为通途。

  与它并列横跨的还有两座“老桥”,在亮眼的通麦特大桥下面,它们显得老旧低矮,很不起眼,但它们完好的原貌,印刻着时代精进的烙印。在同一个地点,相距一两百米,三座不同年代的大桥横亘江面,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极其生动而立体的缩影,更是共和国国力日渐蓬勃、强劲的印证。

  第一座通麦大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解放军在一边进军一边筑路的背景下修建的。2000年4月,波密县易贡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造成易贡湖水溃坝暴泄,通麦大桥被冲毁。而与它并肩而立的通麦悬索大桥,是为尽快打通国道318线运输线而建,于2001年1月1日通车。这座悬索桥设计使用年限仅为8年。2005年,因车辆增多,大桥承载能力有限,改为单面单车通行。此后,悬索桥也几次经历了垮塌与钢架结构错位。如今看到的悬索桥,是2013年垮塌后修复的模样,其桥板由最早的木板改铺成钢板。2015年12月,通麦特大桥通车后,那两座“老桥”已完成使命,不再通行机动车辆。

  通麦特大桥这样的体量,搁在两江交汇处的重庆城,是一座很不起眼的桥,冠以“特大”当之无愧,是因为这里土质疏松、遍布雪山河流,路基松软,道路难行,加上泥石流、洪水灾害频发,该路段极易塌方,成为整个川藏线上最惊险的一段,被人们称为“通麦天险”,而通麦特大桥是这段“天险”上的“咽喉工程”。

  听着湍急的江水拍打着巨石,看着一辆辆车从容地驶过大桥,我顿时对一代代建设者肃然起敬。

  驶过大桥,汽车先后穿行于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路不宽,错车时,大大小小的汽车从耳旁呼啸而过,叫人心惊肉跳。“这条路是不宽,但已经让人很幸福了!”一个朋友说,隧道修通以前,经过这十多公里路程至少要3小时,如今只需十几分钟。

  飞石崖、小老虎嘴……两个隧道名,可谓形神备至,临江一侧是护栏,另一侧是高山悬崖,通麦老路已杂草丛生,路面狭窄且崎岖不平,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一道回头弯,一侧是陡峭的山体,另一侧是波涛汹涌的江面。过去,一旦有车辆不慎掉下悬崖,很可能就会被卷入滚滚江水,那里有太多的生死别离,那条十多公里的路段泥石流、塌方不断,道路经常中断,少则几天,多则半个月,通麦一线因此有“死亡路段”“通麦坟场”之称。从昔日的3个多小时,到如今只需十几分钟车程,如今这条路简直是“高速路”。

  汽车出小老虎嘴隧道,刚刚拐了一个弯,就见前面排起了长龙。原来,前面塌方了。一位骑摩托自驾游的老兄说,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在川藏线上是“家常便饭”。不过,今天大家的运气比较好,这只是一个很小规模的塌方。

  果然,半个多小时后,路通了。再次车览沿途的风景,看到刚才奋力排障的几个修路人,正坐在地上一边喝水一边擦汗,顿时,舟车劳顿的疲惫全无——有人是来看风景的,而有人在风雨无阻地护航着交通线、生命线。

  通麦地处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降水丰富、土质疏松,修路尤为艰难,护路也不容易。据介绍,数十年来,数十个建设者、路桥的维护者长眠于此。正是他们“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才让天险变为了通途!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