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宇明
世间的事,只要想追求回报,都需要支付成本,求学、上班、做生意、写作、画画等等概莫能外,这成本包括金钱、体力、时间、精神、信誉、声名。
有一点也许一些人想不到,满足虚荣同样需要支付成本。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讲了一个故事:教育部小公务员玛蒂尔德天生丽质,却为自己只能嫁事业平平的老公、过普通人的生活而苦恼,总希望能在富婆群里显摆那么一两回。某次,她终于得到了一个进入上流社会社交圈的机遇,因此,她购买了新衣裳,找好朋友借了钻石项链。回家途中,她不小心将项链丢了。只好去商店买一条同样品牌的项链来赔偿,没想到这条项链花了她36000法郎。她负债累累,经过十年才将账还清,人也变得无比衰老憔悴。十年后,重遇旧友,朋友告诉她:自己借给她的这条钻石项链是假的,顶多值500法郎,让玛蒂尔德惊掉下巴。
这篇小说的主题,大家可以见仁见智,不过,有一个意思是明确的,那就是女主人公太虚荣。这36000法郎、十年的艰辛还债、人的急剧衰老,都是她为了满足自己一个晚上的虚荣所支付的成本。
满足物质的虚荣需要支付成本,满足精神的虚荣同样需要。一个写诗的,人近退休之龄,诗歌的档次也就是“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胖”之类,无诗意,也无多少文采,写了一辈子,没有上过几家正规的文学报刊,却自称“当代伟大诗人、当代中国高层智囊、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国学大师”。还有一个文学爱好者作品平淡无奇,却在某大城市街头打出“李白再世”的广告。这些人给自己吹嘘真是铆足了劲,怎样最吸引眼球怎样来,可是结果如何呢?不出名,能过平静的生活;出了“名”,成为网友和公众嘲讽的对象。这种不得不接受的嘲讽其实也是虚荣的成本。
人不是不可以追求物质上的丰裕甚至一定程度的富丽,也不是不可以获取巨大声誉,只要这些外在的东西跟你拥有的实力相匹配,就没有什么可以好指责的。不过,如果一个人没有某种实力偏要装出“有”的样子,还要使尽手段渲染、吹嘘这种“有”,肯定会被人瞧不起。从深处说,虚荣的成本最大的还不是表面上的损失,而是大众对一个人心理上的长久放逐,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社会性死亡”。
每个人的天分、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社会经历各各相异,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能力不可能完全相同,别人做生意也许一日万金,你做生意可能内衣都亏掉;别人画画或许洛阳纸贵,你画画展览之后就像沉在潭里。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我们真不必跟人比高低。一比,你就可能底气不足,便可能想到弄虚作假,这样虚荣也就产生了。我们不妨找一找自己的强项,比如我不会做生意,但做事细心,当个会计很合适;我画画不出彩,可我能说会道、情商也高,在公司里做个公关部经理游刃有余……找到了自己的强项,并执着推进,财富也好、名誉也罢,往往不请自来。
想拥有某种闪闪发光的东西本身并不是过错,真正的过错是希望走旁门左道,以非正常的手段“弯道超车”。愿意走别人不愿意走的崎岖之路,愿意吃别人不愿吃的那份苦头,遭遇失败时肯收拾心情等待明天的日出,你就会欣喜于人生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到了如此境界,不要说追逐虚荣,就是别人批发给你的过誉之辞你都会觉得深深不安。
人生要想真正收获一点什么,最大的捷径在于尽可能剔除虚荣的成本。
(作者作品散见《人民日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