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川区法学会坚持把党建引领放在首位,把党建工作与法学会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围绕中国法学会和市法学会工作要求,团结、引领全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法治问题研究和基层法律服务、基层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政法舆论引导、会员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做到重大问题有研究、重点工作有指导、理论研究有成果、会员管理有活力、宣传工作有特色,为法治合川建设贡献了法治智慧和力量。
整合政校企资源,形成产学研合力,实现了法学研究落地生根。近年来,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了第二届渝西法治论坛、“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研究”“城乡社区治理问题研究”“社会心理服务问题研究”等16场论坛,20余场法学沙龙,完成各类课题236项,形成了一批“接地气”、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1篇荣获中宣部优秀调研课题,1篇入选中央党校实践案例,15篇调研报告相关成果经验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选编》、半月谈、《国内动态清样》等主流媒体和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报道和采用。
融合线上线下,构建全媒体矩阵,促进法治宣传遍地开花。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为引领,组织全区78支专业化普法队伍和12支社会化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群众性普法活动2000余场,受众45万余人。同时,参与全区政法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全面构建自媒体5大类、合作媒体5大类,政法系统媒体矩阵,常年粉丝10万余人。
发挥首席把脉,解民忧护民利,促进法律服务提质增效。优选在合高校法学专家、法官、律师组建专家人才库,7个法律服务团上门走访企业112家,出具“企业法治体检报告”56份,帮助企业处理法律问题110个。同时建立了由17名青年律师组成的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小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意见。全面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制度,依托共治中心、大调解中心、信访办、法院诉前调解“首席法律专家工作站”平台,全面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咨政建言、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20余条,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6件,化解信访积案50件,为水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专业化建议18次,开展知识讲座12次。
打造品牌阵地,推进德法并举,提升法治文化感染力。加强对镇街、村社法治文化建设的调研指导工作,通过谋思路,出点子,有效推动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并形成了一批“法治”“德治”“自治”基层治理典范。打造了2个法治公园、3个法治广场、5个法治长廊;协助基层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2所,小沔“老兵说法团”被中宣部评为“基层理论宣传先进集体”,并荣获全市“十大法治人物”最佳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