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转户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05-15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56

 ◎ 肖水泉

陈迈没什么文化,也没手艺,只会老实巴交地种地。在两个孩子还小时,妻子生病去世了。陈迈既当父亲,又当母亲,好不容易将两个儿子拉扯到初中毕业。由于两个儿子都没考上学校,只好随表哥到城里打工。两个儿子都非常勤劳,几年后便挣了一些钱,兄弟合力回家修了一栋小洋楼,东边哥哥住,西边弟弟住,村里人分外羡慕。

大儿子是泥水匠,在帮一家人建房时,找到了一位对自己心仪的女人。不过,由于陈迈有抽叶子烟的习惯,大儿媳来相亲时,就私下提出不愿与陈迈同住。为了不干扰小夫妻的幸福日子,等大儿媳一过门,陈迈就与大儿分了家,与小儿子生活在一起。

几年后,小儿子也谈婚论嫁了,陈迈自然担心小儿媳也闻不惯叶子烟的味道,戒不掉烟瘾的他主动提出自己去住老房子。小儿媳见老房子已经垮得差不多了,当即表示自己不在乎叶子烟的味道,坚持要与陈迈同吃同住。陈迈颇为感动,为了不让小儿媳太劳累,在小儿外出务工时,陈迈主动承担了家里的重体力活。

按照当地惯例,大儿子一家没有与陈迈吃住在一起,每年应该称800斤稻谷作为陈迈的口粮,遇到过年过节什么的,得给老人买新衣服和请吃饭之类的。然而,大儿媳却坚持认为,陈迈身体健康,可以下地干活,根本不需要特别照顾,加之陈迈名下的包产地都在其小儿子名下,因此大儿媳拒绝称粮派款什么的。至于请吃饭方面,大儿媳也以受不了叶子烟味道为借口,来了个能免则免。

虽然全村人都觉得这大儿媳不是很孝道,但小儿媳却不在乎,还一再给村民们解释,赡养老人也是自己该做的,没必要在乎那点口粮。大儿媳斤斤计较,小儿媳宽宏大量,陈迈跟着小儿子一家,幸福地生活着。

因为要修高速公路,小儿子家的承包地被征用了。小儿子一家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全家转为非农户口。这样一来,有关部门就可以为陈迈和小儿子夫妇买养老保险了。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听村里人说,年过七旬的陈迈一旦转户,每月可以领几千元的生活费,这是他们最乐见的事。

不料没几天,陈迈却莫名其妙因病西去。大儿媳不仅拒绝出钱安葬陈迈,事后还一纸诉讼,将小儿子告上了法院——她要求平等继承陈迈的遗产。其实,陈迈哪来什么遗产,他一辈子也没存多少钱,即便是房子,也是两个儿子共同修的,已经一人一半了。原来,大儿媳听村民传言,小儿子一家都签了征地协议,按照相关规定,陈迈死后的抚恤费、安葬费什么的,大约有10万元。

全村人听说大儿媳将小儿子一家告了,都感到愤愤不平。一些村民们还主动找到办案法官,告知大儿媳的所作所为。但法官给大家解释道,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大儿子一家虽然没有尽到赡养义务,但陈迈和小儿子均没有明确表示不给大儿子分遗产。于是,法官对这起案子进行了调解。

经过法官深入了解,陈迈并没有什么遗产,他去世时,农转非户口办理相关程序还没走完,无法享受相应待遇。而村里人们所说的“陈迈死后有10万补偿款”,也仅仅是传言而已。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转户
2024-05-15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56

 ◎ 肖水泉

陈迈没什么文化,也没手艺,只会老实巴交地种地。在两个孩子还小时,妻子生病去世了。陈迈既当父亲,又当母亲,好不容易将两个儿子拉扯到初中毕业。由于两个儿子都没考上学校,只好随表哥到城里打工。两个儿子都非常勤劳,几年后便挣了一些钱,兄弟合力回家修了一栋小洋楼,东边哥哥住,西边弟弟住,村里人分外羡慕。

大儿子是泥水匠,在帮一家人建房时,找到了一位对自己心仪的女人。不过,由于陈迈有抽叶子烟的习惯,大儿媳来相亲时,就私下提出不愿与陈迈同住。为了不干扰小夫妻的幸福日子,等大儿媳一过门,陈迈就与大儿分了家,与小儿子生活在一起。

几年后,小儿子也谈婚论嫁了,陈迈自然担心小儿媳也闻不惯叶子烟的味道,戒不掉烟瘾的他主动提出自己去住老房子。小儿媳见老房子已经垮得差不多了,当即表示自己不在乎叶子烟的味道,坚持要与陈迈同吃同住。陈迈颇为感动,为了不让小儿媳太劳累,在小儿外出务工时,陈迈主动承担了家里的重体力活。

按照当地惯例,大儿子一家没有与陈迈吃住在一起,每年应该称800斤稻谷作为陈迈的口粮,遇到过年过节什么的,得给老人买新衣服和请吃饭之类的。然而,大儿媳却坚持认为,陈迈身体健康,可以下地干活,根本不需要特别照顾,加之陈迈名下的包产地都在其小儿子名下,因此大儿媳拒绝称粮派款什么的。至于请吃饭方面,大儿媳也以受不了叶子烟味道为借口,来了个能免则免。

虽然全村人都觉得这大儿媳不是很孝道,但小儿媳却不在乎,还一再给村民们解释,赡养老人也是自己该做的,没必要在乎那点口粮。大儿媳斤斤计较,小儿媳宽宏大量,陈迈跟着小儿子一家,幸福地生活着。

因为要修高速公路,小儿子家的承包地被征用了。小儿子一家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全家转为非农户口。这样一来,有关部门就可以为陈迈和小儿子夫妇买养老保险了。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听村里人说,年过七旬的陈迈一旦转户,每月可以领几千元的生活费,这是他们最乐见的事。

不料没几天,陈迈却莫名其妙因病西去。大儿媳不仅拒绝出钱安葬陈迈,事后还一纸诉讼,将小儿子告上了法院——她要求平等继承陈迈的遗产。其实,陈迈哪来什么遗产,他一辈子也没存多少钱,即便是房子,也是两个儿子共同修的,已经一人一半了。原来,大儿媳听村民传言,小儿子一家都签了征地协议,按照相关规定,陈迈死后的抚恤费、安葬费什么的,大约有10万元。

全村人听说大儿媳将小儿子一家告了,都感到愤愤不平。一些村民们还主动找到办案法官,告知大儿媳的所作所为。但法官给大家解释道,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大儿子一家虽然没有尽到赡养义务,但陈迈和小儿子均没有明确表示不给大儿子分遗产。于是,法官对这起案子进行了调解。

经过法官深入了解,陈迈并没有什么遗产,他去世时,农转非户口办理相关程序还没走完,无法享受相应待遇。而村里人们所说的“陈迈死后有10万补偿款”,也仅仅是传言而已。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