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烈日下的救助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08-19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52

  ◎ 牟伦祥

1987年,我21岁,在乡政府任民政干事。

这年8月,酷热难当,即便是早上,太阳一露脸,地面就像着了火。某天下午3时,有村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乡政府:“公路坳坳有一个外地女子受伤了,正大声呻吟……”

乡长一听,让我立马骑上自行车赶往事发地。

公路为碎石路面,单行道,是乡政府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平常鲜有车辆通行。户外,热浪扑面,汗水横流,我蹬着自行车费力前行。

现场一堆人围住伤者,有的为她遮阴,有的给她喂水,有的问她住址。

“让一下!”我拨开人群。只见伤者40来岁,穿着破烂,坐在地上大声哀嚎,她右小腿有一尺多长口子,流出的血已凝固。我问她基本情况,一口外地方言,根本听不懂。

救人要紧!我急忙问周围群众:“哪两个去做个担架来,往区卫生院抬,乡政府给报酬。”那时没有手机,无法请示乡长,我自作主张。群众对政府非常信任,很快,有两名三十多岁的民工用竹子做了一副简易担架,抬着伤者往区卫生院赶。

距离区卫生院不远,四公里路。此时的阳光,像一把利剑,无情地刺向大地。我们赶到区卫生院时,早已汗流浃背。

区卫生院领导听了我的情况介绍后,立即组织医生对伤者进行检查,发现伤者右脚粉碎性骨折,腹内有伤。医生对骨折地方进行复位、对伤口进行包扎后,建议转到县人民医院救治,因为该院医疗设备简陋,无法确诊内伤。

时间已是傍晚7点,要去也只能是第二天了。我没料到事情有这么复杂。两个民工听说后坚决不干,甚至不要报酬也要回家。我说好说歹,总算把他俩留了下来。当晚,我自掏腰包请伤者、民工吃饭,然后坐在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在汗水、蚊子的陪伴下,熬到天明。

第二天一早,天空碧蓝如洗,趁红日还未爬上山,我赶到通往县城的公路边拦客车,民工则借用医院担架,抬着伤者紧跟其后。好不容易拦下客车后,座位已满,只好把伤者安放在过道上,我们在过道两端站着。那时客车没有空调,车上人多货多,臭烘烘的,车窗外时不时卷进一股尘埃,让人灰头土脸、心烦意乱。

一路上,伤者呻吟不止,每当车子颠簸一下,更是嚎叫不绝,我只好低声安慰。有乘客忍不住了,以为伤者是我亲属,说些阴阳怪气的风凉话。民工俩见状打抱不平,对那乘客说:“这是我们乡政府的干部,与伤者非亲非故,都是做好事的。”听罢,刚才喋喋不休的乘客不再言语了。

客车缓慢行驶着,经山梁、穿河谷、过轮渡,终于到达目的地。我们下车后几经周转,到县人民医院已是上午11时了。因事发突然,我既没能开具单位介绍信,又没带多余的钱,伤者入不了医院。我反复跟医院交涉,收效甚微。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我想到了县民政局范局长曾讲过遇到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置。于是,我让两位民工在医院门口看守伤者,自己风急火燎赶往民政局。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直接找到范局长办公室,讲清事情来龙去脉后希望得到帮助。范局长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转业干部,听完我的讲述后说:“你做得很好,马上返回医院,救人要紧,我现在给院长打电话。”当我回到医院时,伤者已抬进了急诊室。完善住院手续后,我们准备回家,这时才发现,当天唯一的一趟班车已经开走了。

为节约钱,我们决定找一家小旅馆住宿。那时没有身份证,没有介绍信,服务员说什么也不让住。我翻遍全身,找出伤者入院证明,再说了一大堆好话,服务员才让我们三人在一个二十多人的房间住了一宿。是夜,由于劳累疲乏,我睡得很沉。

回来之后,我向派出所报案,因那年代侦查水平有限,此案侦而未破。再后来,伤者家属从安徽找了过来,为民政局张贴了一张感谢信。

当年底,在全县民政工作总结大会上,范局长对我的行为进行了大力表扬。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烈日下的救助
2024-08-19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52

  ◎ 牟伦祥

1987年,我21岁,在乡政府任民政干事。

这年8月,酷热难当,即便是早上,太阳一露脸,地面就像着了火。某天下午3时,有村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乡政府:“公路坳坳有一个外地女子受伤了,正大声呻吟……”

乡长一听,让我立马骑上自行车赶往事发地。

公路为碎石路面,单行道,是乡政府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平常鲜有车辆通行。户外,热浪扑面,汗水横流,我蹬着自行车费力前行。

现场一堆人围住伤者,有的为她遮阴,有的给她喂水,有的问她住址。

“让一下!”我拨开人群。只见伤者40来岁,穿着破烂,坐在地上大声哀嚎,她右小腿有一尺多长口子,流出的血已凝固。我问她基本情况,一口外地方言,根本听不懂。

救人要紧!我急忙问周围群众:“哪两个去做个担架来,往区卫生院抬,乡政府给报酬。”那时没有手机,无法请示乡长,我自作主张。群众对政府非常信任,很快,有两名三十多岁的民工用竹子做了一副简易担架,抬着伤者往区卫生院赶。

距离区卫生院不远,四公里路。此时的阳光,像一把利剑,无情地刺向大地。我们赶到区卫生院时,早已汗流浃背。

区卫生院领导听了我的情况介绍后,立即组织医生对伤者进行检查,发现伤者右脚粉碎性骨折,腹内有伤。医生对骨折地方进行复位、对伤口进行包扎后,建议转到县人民医院救治,因为该院医疗设备简陋,无法确诊内伤。

时间已是傍晚7点,要去也只能是第二天了。我没料到事情有这么复杂。两个民工听说后坚决不干,甚至不要报酬也要回家。我说好说歹,总算把他俩留了下来。当晚,我自掏腰包请伤者、民工吃饭,然后坐在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在汗水、蚊子的陪伴下,熬到天明。

第二天一早,天空碧蓝如洗,趁红日还未爬上山,我赶到通往县城的公路边拦客车,民工则借用医院担架,抬着伤者紧跟其后。好不容易拦下客车后,座位已满,只好把伤者安放在过道上,我们在过道两端站着。那时客车没有空调,车上人多货多,臭烘烘的,车窗外时不时卷进一股尘埃,让人灰头土脸、心烦意乱。

一路上,伤者呻吟不止,每当车子颠簸一下,更是嚎叫不绝,我只好低声安慰。有乘客忍不住了,以为伤者是我亲属,说些阴阳怪气的风凉话。民工俩见状打抱不平,对那乘客说:“这是我们乡政府的干部,与伤者非亲非故,都是做好事的。”听罢,刚才喋喋不休的乘客不再言语了。

客车缓慢行驶着,经山梁、穿河谷、过轮渡,终于到达目的地。我们下车后几经周转,到县人民医院已是上午11时了。因事发突然,我既没能开具单位介绍信,又没带多余的钱,伤者入不了医院。我反复跟医院交涉,收效甚微。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我想到了县民政局范局长曾讲过遇到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置。于是,我让两位民工在医院门口看守伤者,自己风急火燎赶往民政局。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直接找到范局长办公室,讲清事情来龙去脉后希望得到帮助。范局长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转业干部,听完我的讲述后说:“你做得很好,马上返回医院,救人要紧,我现在给院长打电话。”当我回到医院时,伤者已抬进了急诊室。完善住院手续后,我们准备回家,这时才发现,当天唯一的一趟班车已经开走了。

为节约钱,我们决定找一家小旅馆住宿。那时没有身份证,没有介绍信,服务员说什么也不让住。我翻遍全身,找出伤者入院证明,再说了一大堆好话,服务员才让我们三人在一个二十多人的房间住了一宿。是夜,由于劳累疲乏,我睡得很沉。

回来之后,我向派出所报案,因那年代侦查水平有限,此案侦而未破。再后来,伤者家属从安徽找了过来,为民政局张贴了一张感谢信。

当年底,在全县民政工作总结大会上,范局长对我的行为进行了大力表扬。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