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潼南区法学会联合区公安局“冬琴护苗”工作室、区人民法院“守护花开”未成年人保护团队,邀请100余名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旁听案件庭审,将庭审现场变为普法教育的课堂,“沉浸式”体验法治力量。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随着法槌敲响,一场因涉嫌诈骗案被提起公诉的庭审活动在潼南区人民法院开始。100余名青少年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开启一场特殊的法治之旅。在庭审过程中,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观摩案件庭审的全过程,从法庭调查到举证质证,再到法庭辩论,每一个环节都深受触动。
“同学们,今天这堂特殊的法治课堂,是不是给你们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希望你们能心存敬畏、引以为戒,争当‘阳光’少年!”潼南区法学会会员、区公安局“冬琴护苗”工作室创始人吴冬琴以一部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自述教育警示片为开端,结合当天庭审案例,深入浅出地告诫青少年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尊法、学法、知法、守法。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引导作用,潼南区“冬琴护苗”联盟工作人员与在场的家长们签订《家庭教育责任书》,督促家长们在教育中不要“缺位”,为孩子们浇灌家庭的沃土,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静候他们的花期!
参与旁听的家长说:“这次的旁听非常有意义,这样鲜活的案例帮助我们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存敬畏、知对错,不因一时冲动酿下苦果。同时也警醒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避免其走上歧途。”
如今,一张关爱未成年人的防护网在潼南全域织就而成,“警+校+家+网格”闭环管控和15项护苗联盟工作机制开花结果,600余未成年人纳入常态帮扶名单,全区未成年犯罪和侵害未成年案件同比下降59.04%和55.67%。
供稿: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