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笋溪精灵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11-24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41

 ◎ 钟治德

故乡重庆江津的笋溪河从黔北高原跳掷而下,两岸铁色的岩石,剥落一层又一层锈迹,永恒着亘古的黑褐苍青。活水澄净,游鱼可数,翠竹连天,古木披拂,寒鸦点点。笋溪悠悠,古往今来多少事,尽在弹指一挥间。笋溪两岸连天的绿竹,是笋溪精灵,种种纠结,尽可从这里参悟。笋溪就是古代的夜郎溪。夜郎故地多竹,故名竹国夜郎。夜郎竹国的精神,通过一条溪河,向巴蜀大地延伸,笋溪正得其名。

从夜郎故国走向巴蜀大地的贵州高原子民,挥别大娄山,就近走向江津,再走向巴,走向蜀,作为家园旧地象征的竹子,护送着他们的行舟碾过险滩恶浪,有竹子支撑其精神,随处可以安家。竹国夜郎的竹,散播巴蜀大地。透过笋溪扯天匝地的竹林,回望是夜郎竹国的苍翠,以及巴蜀大地的富庶。

在巴蜀人的概念里,稀疏点缀的竹子叫丛,一窝竹子就是一丛竹子。竹丛连缀绵延,就成为林,林就是海洋。中国最大的竹林颠连川滇黔接合部,走啊走,也走不到头。竹子是巴蜀大地人文地理旗帜,有竹丛的地方,必有农家,有竹林的地方,必有溪流。

竹篱茅舍,一竿两竿三竿竹子,营造出耕读清白传家的古意。以竹林为背景,有躬耕的农夫,有嬉戏的孩童,有袅袅的炊烟,一幅天成的田园画卷宁静着。劳作疲惫的消释,是竹丛疏影里的一瓮老荫茶,醇如川酒的龙门阵,南风不用蒲葵扇,还有几声泉水一样的鸟啼,很随意滴沥在林间。乡村里那一张张被岁月揉皱的脸,因亲近竹丛而浸染着安详平和。不敢想象,失去了竹丛的田园是怎样的田园。竹丛是巴蜀农耕文明的精神旗帜,传承清白而柔韧的基因。

有竹林绵延的地方,必有河流,流水与竹子的和谐,是刻在巴蜀年轮里最深的印痕。一脉流水如玉,两岸竹林如带,缠缠绵绵,无边延展。暴风雨的夏季,溪流成为咆哮的黄龙,竹子是猎猎飞扬的鳞羽,有腾空万里之势,这是柔弱的水,与韧性的竹,共同掀起的最震撼人心的壮景。

朴实无华的竹子,是巴蜀大地人物气质的象征。贾平凹《入川小记》中说:“女子有着竹子的外形,腰身修长,有竹的美姿,皮肤细腻而呈灵光,如竹的肌质。那声调更有竹音的清律,秀中有骨,雄中有韵。男子则有竹的气质,有节有气,性情倔强,如竹笋顶石破土,如竹林拥挤刺天。”

笋溪是夜郎文化与巴蜀文化联系的地理符号。笋溪滋润的江津,自古是巴蜀富饶的“三江之地”。清清笋溪边,悠悠白云下,那青衣布衫荷锄的长者,仿佛是从历史云烟深处走出的隐者,他漫不经意在竹林里挖掘出一条竹鞭,就会种出一丛属于岁月的苍翠。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笋溪精灵
2024-11-24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41

 ◎ 钟治德

故乡重庆江津的笋溪河从黔北高原跳掷而下,两岸铁色的岩石,剥落一层又一层锈迹,永恒着亘古的黑褐苍青。活水澄净,游鱼可数,翠竹连天,古木披拂,寒鸦点点。笋溪悠悠,古往今来多少事,尽在弹指一挥间。笋溪两岸连天的绿竹,是笋溪精灵,种种纠结,尽可从这里参悟。笋溪就是古代的夜郎溪。夜郎故地多竹,故名竹国夜郎。夜郎竹国的精神,通过一条溪河,向巴蜀大地延伸,笋溪正得其名。

从夜郎故国走向巴蜀大地的贵州高原子民,挥别大娄山,就近走向江津,再走向巴,走向蜀,作为家园旧地象征的竹子,护送着他们的行舟碾过险滩恶浪,有竹子支撑其精神,随处可以安家。竹国夜郎的竹,散播巴蜀大地。透过笋溪扯天匝地的竹林,回望是夜郎竹国的苍翠,以及巴蜀大地的富庶。

在巴蜀人的概念里,稀疏点缀的竹子叫丛,一窝竹子就是一丛竹子。竹丛连缀绵延,就成为林,林就是海洋。中国最大的竹林颠连川滇黔接合部,走啊走,也走不到头。竹子是巴蜀大地人文地理旗帜,有竹丛的地方,必有农家,有竹林的地方,必有溪流。

竹篱茅舍,一竿两竿三竿竹子,营造出耕读清白传家的古意。以竹林为背景,有躬耕的农夫,有嬉戏的孩童,有袅袅的炊烟,一幅天成的田园画卷宁静着。劳作疲惫的消释,是竹丛疏影里的一瓮老荫茶,醇如川酒的龙门阵,南风不用蒲葵扇,还有几声泉水一样的鸟啼,很随意滴沥在林间。乡村里那一张张被岁月揉皱的脸,因亲近竹丛而浸染着安详平和。不敢想象,失去了竹丛的田园是怎样的田园。竹丛是巴蜀农耕文明的精神旗帜,传承清白而柔韧的基因。

有竹林绵延的地方,必有河流,流水与竹子的和谐,是刻在巴蜀年轮里最深的印痕。一脉流水如玉,两岸竹林如带,缠缠绵绵,无边延展。暴风雨的夏季,溪流成为咆哮的黄龙,竹子是猎猎飞扬的鳞羽,有腾空万里之势,这是柔弱的水,与韧性的竹,共同掀起的最震撼人心的壮景。

朴实无华的竹子,是巴蜀大地人物气质的象征。贾平凹《入川小记》中说:“女子有着竹子的外形,腰身修长,有竹的美姿,皮肤细腻而呈灵光,如竹的肌质。那声调更有竹音的清律,秀中有骨,雄中有韵。男子则有竹的气质,有节有气,性情倔强,如竹笋顶石破土,如竹林拥挤刺天。”

笋溪是夜郎文化与巴蜀文化联系的地理符号。笋溪滋润的江津,自古是巴蜀富饶的“三江之地”。清清笋溪边,悠悠白云下,那青衣布衫荷锄的长者,仿佛是从历史云烟深处走出的隐者,他漫不经意在竹林里挖掘出一条竹鞭,就会种出一丛属于岁月的苍翠。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