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文苑
人生的方向
来源:重庆法治报 | 时间:2024-12-08 | 编辑:陈生容 | 阅读:140

 ◎ 李   琳

十三岁那年,我读初二,成了一个“问题少女”。从小,我在“蜜罐”里泡大,是邻居眼里的“好孩子”,幼弟的出生,“狠狠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当时觉得父母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了他的身上,对我的爱越来越少,不再关心我,加上初二学习两极分化和青春期叛逆,娇滴滴的小公主不见了,我逐渐变得孤独,开始厌学、早恋、性格暴戾……班主任在我逐渐偏离正轨的路上“拉”了我一把。他丢给我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这一读,就改变了我整个人生轨迹。

很多年过去了,《人生》我重读了一遍又一遍,但“巧珍金子般的心”,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那是十三岁初读《人生》留下的烙印。

全篇读罢,十三岁的我唏嘘不已。在平行时空里,竟然会有这样的故事,太精彩了。文中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悲剧,让我不自觉地代入其中,进入高加林的世界,和他一起在命运中浮沉。

原生家庭带给高加林的只有隐忍。高加林出身在一个贫困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没有父母的帮衬,他只能靠自己,甚至遇到不公平的时候也只能卑微隐忍。

高加林工作跌宕起伏。他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正是过高的期望,让他在高考失利后,加剧了挫败感。高加林重回农村也是憋着一口气儿,就在他踌躇满志想一展宏图时,岗位被顶替了,高加林不得不继续干农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转机又来了,尽管是靠“走后门”解决的工作,也算是让高加林体验到了城里人的滋味,好景不长,因爱情的选择被举报后,高加林丢了工作。

高加林的爱情从轰轰烈烈开始,到无声无息结束。青春期的我,喜欢着善良的巧珍,多次为巧珍抱屈。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里,巧珍是弱势的一方,被高加林看不起,她爱高加林爱得纯粹,爱得义无反顾。“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别人看。”路遥偏偏让高加林进城后喜欢上黄亚萍。在这段感情里,卑微的人成了高加林,甚至在抉择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黄亚萍,最终造成了四个人的悲剧。

读完《人生》,我对路遥这个人产生了兴趣,连带着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我不再早恋,成为老师表扬的孩子,同时,我的大脑也在重塑,文科的思维占据了主导。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第一篇“豆腐块”《享受读书的乐趣》发表在报纸上。

没有路遥,没有《人生》,我不敢想我的人生会变成怎样。如果说《人生》重塑了我的大脑,给我的人生指出了方向,那么路遥《平凡的世界》让我学会做真正的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独特的见解。

《平凡的世界》以农村青年的成长为内核,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青年一代活得痛苦、挣扎、煎熬,但依然乐观、积极向上。

在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青年孙少安,和田润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为了润叶的未来,主动放弃了这份纯真的爱情。他虽然放弃了润叶,但是没有打消他对生活的热情。他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勇敢地走上了致富之路,这就是“人与世界共成长”。

孙少平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他是靠书本上的知识改变思维,就像我当时从“问题少女”到有独立思想的青年,他比孙少安更加理性和自信。他想有更广阔的时间,哪怕前途是未知的,他也要出去,看更远的地方。

高三那年,我和父母的观点产生分歧。父母想让我在家附近读大学、工作,而我想尝试不一样的生活,像孙少平一样勇敢,去看自己的世界。

我选择大学的时候,和孙少平一样挣扎过,要不要去陌生的地方读书,学习自己喜欢但不擅长的领域。孙少平最后选择了出走,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我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虽然经历了挫折和低谷,但不后悔曾经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后来,大学毕业到工作,我的枕边一直放着路遥的书。我不记得读了多少遍,我只知道,每当读到感人的地方,我还是会潸然泪下。去年,我开始写小说,写完了我就会用路遥的文笔来“考核”自己,虽然相差甚远,但我在一步一步地朝着路遥的方向靠近。

就像董卿说的那样:“人生路遥,平凡如你,不平凡亦如你。”那个陕北黄土高原上振臂高呼的男人,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

路遥,你让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找到人生的意义。成长到三十岁,依然能活出自我。未来的几十年,在自己的人生轨迹里做真正的自己,我觉得这已经超越了小说本来的意义。

生而为人,何其有幸,迷茫的时候和路遥“相遇”。从路遥的《人生》到我的平凡人生,生活还在继续,我真诚、炽烈地活着。

  (作者作品散见《兰州日报》等报刊)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2

通知公告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拟获奖论文公示
2024-12-1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征集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10-16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五期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
中国法学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04
关于开展2024年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的公告
2024-07-29
关于征集第十九届“西部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5-01
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2024-04-03
关于征集第十三届京津沪渝法治论坛论文的通知
2024-04-02
诚邀您3月30日见证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刑事法学研究院成立
2024-03-26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23-12-29
2023年度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2023-11-07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公告
2023-10-29
重庆市法学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26
重庆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2023-08-28
2023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指导意见
2023-07-27
法学文苑
人生的方向
2024-12-08 来源:重庆法治报
编辑: 陈生容 阅读量: 140

 ◎ 李   琳

十三岁那年,我读初二,成了一个“问题少女”。从小,我在“蜜罐”里泡大,是邻居眼里的“好孩子”,幼弟的出生,“狠狠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当时觉得父母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了他的身上,对我的爱越来越少,不再关心我,加上初二学习两极分化和青春期叛逆,娇滴滴的小公主不见了,我逐渐变得孤独,开始厌学、早恋、性格暴戾……班主任在我逐渐偏离正轨的路上“拉”了我一把。他丢给我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这一读,就改变了我整个人生轨迹。

很多年过去了,《人生》我重读了一遍又一遍,但“巧珍金子般的心”,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那是十三岁初读《人生》留下的烙印。

全篇读罢,十三岁的我唏嘘不已。在平行时空里,竟然会有这样的故事,太精彩了。文中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悲剧,让我不自觉地代入其中,进入高加林的世界,和他一起在命运中浮沉。

原生家庭带给高加林的只有隐忍。高加林出身在一个贫困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没有父母的帮衬,他只能靠自己,甚至遇到不公平的时候也只能卑微隐忍。

高加林工作跌宕起伏。他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正是过高的期望,让他在高考失利后,加剧了挫败感。高加林重回农村也是憋着一口气儿,就在他踌躇满志想一展宏图时,岗位被顶替了,高加林不得不继续干农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转机又来了,尽管是靠“走后门”解决的工作,也算是让高加林体验到了城里人的滋味,好景不长,因爱情的选择被举报后,高加林丢了工作。

高加林的爱情从轰轰烈烈开始,到无声无息结束。青春期的我,喜欢着善良的巧珍,多次为巧珍抱屈。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里,巧珍是弱势的一方,被高加林看不起,她爱高加林爱得纯粹,爱得义无反顾。“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别人看。”路遥偏偏让高加林进城后喜欢上黄亚萍。在这段感情里,卑微的人成了高加林,甚至在抉择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黄亚萍,最终造成了四个人的悲剧。

读完《人生》,我对路遥这个人产生了兴趣,连带着埋下了文学的种子。我不再早恋,成为老师表扬的孩子,同时,我的大脑也在重塑,文科的思维占据了主导。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第一篇“豆腐块”《享受读书的乐趣》发表在报纸上。

没有路遥,没有《人生》,我不敢想我的人生会变成怎样。如果说《人生》重塑了我的大脑,给我的人生指出了方向,那么路遥《平凡的世界》让我学会做真正的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独特的见解。

《平凡的世界》以农村青年的成长为内核,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青年一代活得痛苦、挣扎、煎熬,但依然乐观、积极向上。

在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青年孙少安,和田润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为了润叶的未来,主动放弃了这份纯真的爱情。他虽然放弃了润叶,但是没有打消他对生活的热情。他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勇敢地走上了致富之路,这就是“人与世界共成长”。

孙少平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他是靠书本上的知识改变思维,就像我当时从“问题少女”到有独立思想的青年,他比孙少安更加理性和自信。他想有更广阔的时间,哪怕前途是未知的,他也要出去,看更远的地方。

高三那年,我和父母的观点产生分歧。父母想让我在家附近读大学、工作,而我想尝试不一样的生活,像孙少平一样勇敢,去看自己的世界。

我选择大学的时候,和孙少平一样挣扎过,要不要去陌生的地方读书,学习自己喜欢但不擅长的领域。孙少平最后选择了出走,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我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虽然经历了挫折和低谷,但不后悔曾经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后来,大学毕业到工作,我的枕边一直放着路遥的书。我不记得读了多少遍,我只知道,每当读到感人的地方,我还是会潸然泪下。去年,我开始写小说,写完了我就会用路遥的文笔来“考核”自己,虽然相差甚远,但我在一步一步地朝着路遥的方向靠近。

就像董卿说的那样:“人生路遥,平凡如你,不平凡亦如你。”那个陕北黄土高原上振臂高呼的男人,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

路遥,你让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找到人生的意义。成长到三十岁,依然能活出自我。未来的几十年,在自己的人生轨迹里做真正的自己,我觉得这已经超越了小说本来的意义。

生而为人,何其有幸,迷茫的时候和路遥“相遇”。从路遥的《人生》到我的平凡人生,生活还在继续,我真诚、炽烈地活着。

  (作者作品散见《兰州日报》等报刊)

Copyright© 2020-2022 CQSFXH.ORG.CN 重庆市法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芙蓉路3号 电话:023-88196826

警徽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2020012348号